言趣阁【yanquge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院士之路》最新章节。
院士出生地
孙凝晖院士,1968年3月15日出生,安徽繁昌人。
繁昌现为安徽省芜湖市所辖的一个行政区,它地处皖南北部,长江下游南岸。
繁昌历史悠久,该地区人字洞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亚洲人类史。
1998年,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220万至259万年前的石制品、骨制品及8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。
这些化石包括中华乳齿象、剑齿虎等珍稀物种,证明这里是欧亚大陆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。
2020年的新一轮发掘中,首次发现成年中华乳齿象骨架化石,为研究早期人类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。
春秋战国时期,繁昌地域是吴楚争霸的前沿。
鲁襄公三年(前570年)的横山之战中,吴国在此以少胜多击败楚军,奠定了其江东霸主地位。
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,这里设春谷县,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曾任春谷长。
东晋元帝南迁时,襄城郡繁阳镇百姓侨居于此,始称繁昌。
南唐升元年间(937-943年)复置繁昌县,隶属江宁府,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商贸节点。
明代英宗天顺元年(1457年),知县王珣将县治迁至金峨上乡(今繁阳镇),奠定了现代城区格局。
1949年后,繁昌先后隶属皖南行署、芜湖专区,2020年撤县设区,开启城市化新篇章。
繁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
太平天国时期,太平军与清军在此展开拉锯战。
抗日战争期间,新四军三支队在繁昌五次击退日军进攻,留下"五次繁昌保卫战"的英勇事迹。
历史上的多次移民潮,如东晋衣冠南渡、明初"洪武赶散",使这里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。
繁昌窑是长江下游唯一专烧青白瓷的大型窑址,创烧于五代,兴盛于北宋,遗址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,现存龙窑遗迹19座。
其首创的"二元配方"制瓷技术比景德镇早300余年,烧制的青白瓷"釉色莹润如玉,胎质细腻如脂",不仅是民间日用器,还曾为南唐宫廷烧制贡瓷。
2022年,繁昌窑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,正在建设集遗址保护、文化展示、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。
繁昌宗教与山水的交融,五华山隐静寺始建于晋代,距今1800年,是"南朝四百八十寺"之一。
相传地藏王菩萨曾在此修行,后移驻九华山,因此五华山被称为"小九华"。
寺内现存唐代银杏、宋代摩崖石刻,历代文人如李白、王安石曾在此留下诗篇。
马仁奇峰以"奇峰、异石、幽洞、秀水"着称,太阳山、月亮山两峰对峙,天然形成"人字洞"奇观。
景区内的楠木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原始楠木群落,被誉为"天然氧吧"。
孙村镇的舒炎根家族四代传承竹编工艺,其作品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,曾耗时三年编织《清明上河图》竹编长卷,被列为省级非遗。
荻港香菜,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酱菜,采用独特的腌制工艺,2023年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,成为地理标志产品。
平铺镇的"芜湖大米"开镰节,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。
繁昌名人辈出,词坛的"于湖居士"
南宋着名词人张孝祥(1132-1170年),字安国,号于湖居士,少年时随父迁居芜湖。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张孝祥殿试第一,官至荆南湖北路安抚使。其词风豪迈奔放,与苏轼、辛弃疾并称"豪放派三大家",代表作《六州歌头·长淮望断》痛陈山河破碎之悲,激励无数仁人志士。他的书法亦自成一格,朱熹赞其"笔力雄健,骨相奇伟"。
明代的"清廉御史",明景泰二年(1451年)进士吴琛,官至右副都御史、两广总督。
吴琛任内疏浚黄河、治理水患,主持修复黄鹤楼,被誉为"江城再造者"。其墓葬位于孙村镇汪冲麟山南,神道石刻保存完好,彰显了明代官员的廉政风范。
繁昌,这片240万年前古人类点燃文明火种的土地,历经吴楚争霸的烽火、瓷窑烟火的淬炼、文人雅士的吟诵,在新时代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出生地解码
孙凝晖院士的出生地安徽繁昌,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典型县域,其地理环境、人文传统与时代背景共同塑造了他的学术底色。
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地域标签,而是通过教育资源、文化基因、时代机遇等多重维度渗透进他的成长轨迹,最终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绽放光芒。
1968年的繁昌虽属县域,但教育传统深厚。
孙凝晖就读的繁昌一中,在1980年代已形成“严谨治学”的校风。
他的高中班主任回忆,孙凝晖每天清晨到校时间精准到分钟,这种“时间管理强迫症”反映了学校对秩序与规范的强调。
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他的自律意识,更在潜意识中强化了对系统性思维的追求——这恰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的核心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繁昌一中在1980年代初期已开设基础计算机课程。尽管当时的教学设备仅有几台apple
ii,但这种超前布局让孙凝晖接触到二进制代码的魅力。
这种早期启蒙在他心中埋下了对计算机科学的种子,而县域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反而激发了他“从有限条件中创造无限可能”的创新意识。
繁昌地处皖南,徽商文化的“贾而好儒”传统深刻影响着当地社会。
孙凝晖的家族虽未直接从事商业,但徽商“重教兴学”的价值观渗透在家庭教育中。
他的父亲是基层技术员,母亲是小学教师,这种家庭环境既赋予他对技术的天然亲近,又培养了他对知识传播的责任感。
这种双重基因在他后来推动“曙光”系列超级计算机国产化时体现得淋漓尽致——既要突破技术壁垒,又要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》《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[无限]》《她不是潘金莲》《阵问长生》《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》【蔷薇小说网】《空间渔夫》【大白书】《回到过去做财阀》《长央》
天才一秒记住【言趣阁】地址:yanquge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